「台灣野花之美」台灣山豆根、輪葉紫金牛、山龍眼、石吊蘭、裡菫紫金牛
植物是大地的彩衣,沒有這些漂亮的野花,
就無法將大地裝飾的如此繽紛,每遇見一樣植物,
除了驚艷,還外加一份驚喜,喜歡在山林裡尋寶,
因為是植物的天堂,也是繽紛萬花筒。
「山龍眼」
這一年追「野生蘭」,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蘭花身上,
其她植物看到也視而不見,哈!哈!
感覺相當不應該,做為一個自然生態記錄者,
應該要一視同仁才對,近期把這幾個月的野花整理做記錄,
才發現~視而不見的過份啊!
「山龍眼」為台灣各地海拔一千公尺以下的低山帶原始森林裡面,
常見的高常綠小喬木,終年常綠,葉形呈長橢圓狀、卵狀披針,
葉色呈深綠色,落葉性常綠,質地厚紙質。
花型呈長管狀花被、亮麗,花序是總狀花序,花色呈淡紅紫色。
山龍眼春夏間開花,秋天結果實,
外觀和龍眼樹的果實極為類似,因此被稱為山龍眼。
台灣山豆根屬於豆科中蝶形花亞科、山豆根屬,
台灣山豆根為常綠小灌木,
台灣本島則中低海拔400~1800公尺山區闊葉林中可以看到。
總狀花序頂生,披褐色短毛,花萼筒狀鐘形,
葉子為奇數羽狀複葉,花冠為蝶形,花瓣白色。
「輪葉紫金牛」
「輪葉紫金牛」,放眼看去,開的滿地都是。
紫金牛科紫金牛屬亞灌木植物,植株具匍匐莖,
直立莖常高不超過十公分,幼時具褐色細長毛,
老時近無毛,葉對生或近輪生。
花瓣合生花冠,鐘形,五深裂,白至微紅色,具腺點。
「沙漠岩桐」
這是前往北插天山的路上看到的,苦苣苔科岩桐屬,
到底是野生的還人為繁殖的呢?
同學說這種繁殖力超強的,沒多久時間可以一大片耶,真的嗎?
「裡菫紫金牛」
裡菫紫金牛為紫金牛科紫金牛屬下的一個種。
台灣特有種,這種品種其實很少見。
葉紙質,卵狀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葉緣鈍鋸齒,葉背紫紅色。
好可惜都一直沒能遇上開花,見她時都已結果了。
「柱果鐵線蓮」
「柱果鐵線蓮」,毛茛科,鐵線蓮屬。
一至二回羽狀複葉。花,圓錐狀聚繖花序腋生或頂生。
多年生藤本植物,乾時常帶黑色,路邊的產業道路攀爬的真漂亮。
花期 6 月至 7 月。
「狹葉麥門冬」
「狹葉麥門冬」,百合科,麥門冬屬。
多年生草木,地下有許多走莖及紡錘根。
葉叢生,細長而呈狹線形,葉背綠白色。
花期夏至秋季,花淡紫色或近於白色;漿果球形,成熟時紫黑色。
「南五味子」
「南五味子」為木蘭科南五味子屬下的一個種。
春天時遇見了『阿里山五味子』,那鮮艷菊黃的色彩,
真是浪漫的化身,在夏天又遇見了「南五味子」,
二種花朵感覺很不同,「南五味子」淡雅嫻靜,
爬文得知,南五味子的熟果果實咀嚼時會產生五種味道,
果皮是甘,果肉是酸,種子是辛與苦,
而全部咀嚼一起卻變成鹹。下回可以嚐看看。
「小椒草」
「小椒草」,胡椒科椒草屬。
多年生肉質狀草本,高 10~25 公分,全株綠色。
葉輪生,通常一輪 4 片,卵形,鈍頭肉質,三出脈且具腺點,幾無柄。
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。
台灣產於全境山地陰濕處及森林之岩壁、樹幹上自生。
「石吊蘭」
「石吊蘭」別以為她是蘭花,但卻不是蘭花。又稱為「台灣石吊蘭」。
台灣主要生長於低、中海拔山區。
習性是附生在森林中或陰涼山路旁的石壁以及樹幹上。
石吊蘭,苦苣苔科石吊蘭屬。
附生性常綠小灌木,莖無毛或披細柔毛,小枝對生或輪生。
「杜若」是鴨跖草科,杜若屬的植物。
多年生草本,根狀莖長而橫走;莖直立,被有柔毛;